自費物理治療精選內容在Hahow、Udemy、資策會的網友經驗分享跟推薦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自費物理治療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24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Vicky Hung (洪雅琦)、大夫訓練、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Messy Parkour 跑酷小亂等,共有9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215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James Au, PT, CSCS、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等,同時還有1312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1個,裡面有館長成吉思汗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自費物理治療有關!另外還有關於自費物理治療 價格的相關影片還有自費物理治療推薦的各種內容以及自費物理治療 推薦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自費物理治療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自費物理治療是什麼內容吧:

Vicky Hung (洪雅琦)
熱度指數:305
按讚數:299
留言數:2

博班指導老師的箴言
哪有不分享的道理

2009年接觸選手傷後復健以來
防護師、治療師、醫師
一直都是我合作的對象

從一開始認識物理治療以來
就清楚的知道物理治療包含三個M
Modality 儀器治療
Manual 徒手治療
Movement 動作治療

「包含」這三個M的意思就是
缺了哪一個都不對、哪個太多也不該

有些人不能動,儀器治療當是首選
有些人動不順,徒手治療才卡的回
有些人已能動,動作治療才教的會

去吵哪個M重要、哪個M沒效
就像吵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
誰強誰弱一樣無聊

(人家給你三個選項來殺人)
(你硬只用一個,那不是傻就是偏)

我一直強調
物理治療可以用來「保養」身體

你到F1賽場上奔馳、享受操控的激情
幾圈後還是得進到維修場作作微調
如果胎面磨平無法再用,才會進場大修

賽場競賽=訓練
定期保養=物治
故障維修=醫療

這三個不該分開,而該手把手地玩接力
都是健康守護上的神隊友!
不是掉棒不接的豬隊友

吵哪個最重要、哪個沒有效
都是將注意力放在自己專業上的自私鬼

真正該被注意的,是患者的感受
以及治療後的成效

如果患者喜歡儀器治療
不在意身體動的順不順暢
那麼它自然想要倚賴儀器來幫助自己免除不適

如果患者期望身體回到損傷前的隨心所欲
想讓自己更早從肌骨失調中脫離
那麼徒手與動作治療肯定是優選

你的感受不重要
能幫助更多患者脫離困境才是關鍵

#支持自費物理治療
#支持自費物理治療

你希望人家花時間幫你找出問題
就應該支付相對應的費用來換取專業

物理治療不是等壞掉才去
是你覺得不順、有症狀時
就應該請專家幫你好好看一看
有時螺絲鎖緊、上個油、轉一轉
很可能就跟新的一樣囉!

定期保養很重要!!!!
持續訓練也不能少!!!!

快點動起來吧!

大夫訓練
熱度指數:270
按讚數:266
留言數:4

自費的物理治療在近幾年慢慢的成為一個新的選項。在自費物理治療中,徒手治療佔了很大一部分,然而徒手治療真的有效果嗎?

可以參考 #DrMBeSuperior 的這篇文章。
https://weitinglin1204.wixsite.com/website/post/%E5%BE%92%E6%89%8B%E6%B2%BB%E7%99%82%E7%A9%B6%E7%AB%9F%E6%9C%89%E6%B2%92%E6%9C%89%E7%94%A8%EF%BC%9F

徒手治療在效果評估上,因為每個病人的狀況不同,以及每個治療師手法、能力上的差異,所以無法像一般醫學實驗一樣能有嚴謹的變因控制,更不用說設計隨機、對照、或雙盲試驗,所以就算研究能證明徒手治療有效,但大部分的證據等級都不高。

當然我也不是要否定徒手治療,也不是要評論任何治療的好壞。所有治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病人能達到最終復原,能維持長期無痛的自由活動能力,但這部分就得要靠病人自己,在醫療階段結束後,還能夠主動的持續自我保健和訓練,否則任何治療效果都是無法維持的。

所以,運動治療、姿勢改善、動作模式優化才是重點。如果你是一個不喜歡電療、熱療等儀器治療的人,在接受徒手治療之前可能要考慮,接受的徒手治療是不是只是把機器轉換成人而已?

🔹️🔹️🔹️🔹️🔹️🔹️🔹️🔹️🔹️🔹️🔹️🔹️

無效復健治療 你該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716050525915482

無效復健治療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565437697643433

診斷 - 治療 - 復健 - 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285784678942071

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
熱度指數:43
按讚數:43
留言數:1

#椎間盤突出手術_修但幾咧

腰椎椎間盤突出是台灣超級常見的腰部疾患
症狀從腰臀部局部痠痛
到下肢酸麻、無力、生活困難
常常去醫院骨科、神經外科等等求診
嚴重者得到的回答就是需要開刀
醫師手起刀落手起刀落
一個開過一個
尤其現在顯微手術發達
許多病人接受手術的意願也相對提高

數據顯示
107 年接受脊椎融合術有4萬2千多人
脊椎減壓手術有2萬9千人
而其中有多少人其實可以靠 #物理治療 和 #增生療法 來免於走上手術一途
以我們過往的經驗
在精準的評估下
急性的椎間盤突出在三次治療內即可改善8-9成的症狀
花費絕對比開刀低上許多

就算就算你懶得看自費物理治療
也不想開刀
其實椎間盤也會有機會自己復位恢復正常
不過也可能不會復位
而且時間也會拖的比較久
其實還蠻影響正常生活與工作的

這裡也有三個要不要開刀的參考:
▶️下肢肌力是否持續變差
▶️大小便是否受到影響
▶️非手術治療3個月沒有改善

醫師建議開刀之前
「停」:不要一時衝動手術直接簽下去
「看」:看看物理治療或是復健科的非侵入性介入是否可解決
「聽」:聽從專業醫療人員建議,進行合適的療程,千萬不要隨便推拿整復就隨便給它喬下去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熱度指數:38
按讚數:36
留言數:0

【六個動作訓練心法】

這是Tina的一點淺見 😏 分享給大家
希望有助於大家更有方向的,找到自在的身體訓練方式😉

1️⃣ 目標:目標為治療或是保健?目標要在幾個月後達到?要用什麼標準來檢視目標是否達到?

2️⃣ 現狀:現在的起點是什麼?自己的執行力如何?目標是否定的過高,或需要先設定一些階段性的小目標,以利評估最終目標是否合理?

3️⃣ 差異:自己跟別人不同在哪裡?有哪一些面向是自己的強項?哪一些是自己的弱項?

4️⃣ 觀察:發現自己的習慣性身體使用方式,或藉由別人的觀察發現自己的盲點

5️⃣ 創造:就算是同一種運動方式,但細節仍然可以做許多差異化的調整,創造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6️⃣ 整合:將新的動作型態整合進既有的日常中,不用整組打掉也可以獲得嶄新的自己!

到哪裡找Tina: #陽明交大領航物理治療所 https://www.facebook.com/ycptleadingcenter

怎麼預約Tina: https://lin.ee/h2QYfZS

#tinainmotion #自費物理治療#台北 #皮拉提斯 #禪柔

Messy Parkour 跑酷小亂
熱度指數:25
按讚數:23
留言數:2

最近天母公園的跑酷場吵得沸沸揚揚
所以用跑酷訓練5-6年的經驗分享我的觀點,並大略敘述跑酷是什麼,希望方便大家溝通。

跑酷是所有族群,不分性別、老少都能參與的運動。

其訓練目標是
『在安全的前提下,找到和環境、障礙物互動的方法
並且透過訓練,讓我們有能力用對當下的自己來說,最安全有效率的方法在a點和b點間移動。』
只要符合這個概念,無論訓練強度、難度高低,廣義來說,就算不會我們練習過的「跑酷動作」,都能稱作跑酷。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習風險管控,明白和環境互動時的潛在風險以及預防傷害方式。

我們可以要求小孩不要進跑酷公園玩耍練習,但始終無法關他一輩子。回憶起我的童年時光,最喜歡玩的遊戲是和學校男生們比賽誰能從最高的樓梯跳下來;會去爬樹、鞦韆盪得很高很高,再從鞦韆跳下來。下課時間在單槓上爬來爬去。當時沒人教我,我想到什麼,同學做什麼都直接跟著嘗試,也有同學下課短短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從欄杆墜落送醫,回過頭來看,真的沒有比較安全。

與其試圖目光緊盯孩子一輩子,不如教導他們何謂風險、何謂評估,還有該怎麼控制與使用自己的身體。

「禁止」永遠是最簡單、暴力、易於執行的。
但我想,我們可以擁有的不只是簡單。我們能教育、學習、選擇、判斷、挑戰,失敗和練習面對失敗。不只跑酷,任何事情經由反覆的嘗試和改善,才得以擁抱世界,才有機會越來越好。

--------------------------

而以下分別簡述對應場地使用、身體素質、心裡狀態這三點時,我們會有的考量或方法,也非常歡迎所有跑酷人們的修正與補充說明。

評估的層面對應到場地使用時:
在使用以前摸過材質,確認是否足夠止滑;檢查牆面,看上頭是否有釘子等尖銳物;更進一步確認障礙物彼此之間的距離,如果想跳的石階後面不遠處有其他東西,是否失敗時有能力避開,或是否有足夠的把握確保成功?

在跑酷區移動前,就跟過馬路一樣,需要先環顧四周,甚至觀察每個人的表情眼神,確認是否有人正準備做挑戰,避免移動過程中衝撞。仔細觀察訓練經驗豐富的跑酷人,就會發現我們做動作之前一定先看有沒有人會經過自己的路線,並互相溝通禮讓。

對應到身體素質時:
肌腱、韌帶、肌肉等軟組織是否有足夠的強度接受這個動作的衝擊,如果不行的話,就需降低動作難度到自己身體可以承擔的範圍。若有疼痛的狀況產生,即時尋求復健科、自費物理治療師等醫療端協助,或是請專業的肌力與體能教練指導。
例如光是一個深蹲,就能產出非常多問題,為什麼跑酷要練深蹲?深蹲時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膝蓋是否內夾?為什麼可以或是不能內夾?若無法控制是否內夾,該從什麼肌群的控制或活動度開始改善?如果一個人連平緩無負重的深蹲都做不好,他的落地會安全嗎?

跑酷的跳躍,不見得要跳過一棟大樓才能稱作跑酷,可以在障礙物上跳兩公尺遠,也能在平地練習跳30公分遠。從一階高的階梯跳到地面的落地衝擊和技巧,跟平地往前跳的也都不同,也有相對應的體能訓練可以操作。

至於心裡層次:
首先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願意為這項運動承擔多少風險。就像購買金融商品以前,會基於願意承擔的風險,和自己握有的籌碼等綜合評估後,再去做資產分配一樣。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跑酷很危險?因為他們看到的影片大都是運動員等級,為了獲得運動表現所承擔的風險本來就相對一般族群來得高,也投入更多資源,讓自己以對他來說,較低的風險完成一般人覺得困難的挑戰。

再來,瞭解自己訓練時會不會因情緒影響動作品質,同樣的距離,站在一公尺高的障礙物,和平地跳時的緊張度肯定不同。
太害怕的時候,先降低高度練習,或是先請人幫忙確保、放置軟墊等,都是循序漸進練習的方法。

所有事情都有學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向其靠攏,拆解分析,當然也能直接避開這個風險,拒絕進入經過專業人士設計過的公園跑酷區,也是選擇的一種。

但若單純覺得危險,讓此區域拆除封鎖,而減少了多瞭解一項運動、並教育孩子們評估風險的好機會;導致其他想如此教育孩子的家長少了一個適宜的場域 ;想豐富訓練的跑酷玩家缺乏練習場地。我會覺得非常可惜。

#我支持天母公園跑酷場
#請大家加入連署並分享出去

James Au, PT, CSCS
James Au, PT, CSCS
熱度指數:2454
說讚數:2395
留言數:59

💥膏肓痛
“又是因為圓肩”
-
💡大家常聽到的膏肓,其實是由提肩胛肌、菱形肌、中斜方肌等幾條肌肉匯集的一點。現代人,特別是久坐上班族,最常出現的膏肓痛的問題。那在臨床,其實不只上班族,愛健身的人也會有同樣的問題
-
📌 相信大家如果有這個問題,都會嘗試用網球、按摩球,或各種方式去按壓膏肓這個點,或是找推拿按摩,針灸,打針,可是無奈這酸痛就是一直會復發回來,沒法根治,到底為什麼
-
🧠答案是因為問題根本不在酸痛的那一點上,靠按壓,針對痛點打針,是不會解除問題。所以如果醫師建議在痛點打一針,先三思,這是治標不治本,藥效過了,酸痛還是會回來
-
⁉️那問題在哪 問題在動作上。什麼意思?不是圓肩嗎
-
👨🏻‍⚕️圓肩,是對姿勢(Posture)的一種描述(Description)。真正導致疼痛的,是錯誤姿勢的壓力(Postural Stress),靜態的生活作息(Sedentary Lifestyle)導致肌肉張力不平衡,舉例像長期打電腦,手在放在前面,肩膀重覆性做內收的動作,反過來肩膀後面的肌肉便沒有活動到
-
肌肉長期無力(Weakness)的狀況下,也會有酸痛緊繃的感覺
-
👨🏻‍⚕️簡單的比喻,肌肉很緊練太多,肌肉纖維會糾在一起,這樣會有一個緊的感覺,需要放鬆;肌肉無力就像橡皮筋拉很緊,張力很高,也會有緊繃的感覺
-
👨🏻‍⚕️所以說,不是什麼酸痛都怪沒在放鬆伸展,應該怪自己沒在運動
-
⁉️那怎麼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因為動作的問題 這部分當然是要找 自 費 物 理 治 療 來處理。物理治療師是受過醫學訓練的動作專家,擅長分析動作,解除身體酸痛
-
下一個發文繼續講
.
#jamesthephysio signing out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y #rehab #dpt #prehab #physio #exercises#workout #strengthandconditioning #functionaltraining #personaltraining #injuryprevention #fisio #fisioterapeutas#fitness #fisio #fisioterapeutas #rhomboid #rhomboidpain #物理治療 #運動醫學 #膏盲痛 #傷害預防 #肩頸痛

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
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
熱度指數:1888
說讚數:1867
留言數:21

運動比賽中途冰敷後頸,目的是什麼?

📍比賽暫停的時候冰敷脖子後方這個做法,在最近幾年的運動比賽越來越常見,以往用最多的應該是拳擊比賽,但隨著相關的研究出來,其他運動也漸漸開始使用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用在桌球選手上的效果怎麼樣吧!

📚研究發現在正手、反手和正反交替的連續擊球測試的休息時間使用冰敷
👉🏻選手在連續擊球測試時的準確度明顯提高
👉🏻運動員對體溫的感覺也會被改變
(T Desai et al.,2017)

😆如果你們以後有機會的話,也可以試試看吧!

‼️‼️今天除了羽球女單和鞍馬要比決賽以外,男女子團體桌球16強比賽也在早上開始了
一起為台灣的運動員加油吧!!

-
🙋🏻‍♂️後續會繼續分享奧運的熱門運動

如果你們有想要了解的運動傷害
‼️留言告訴我吧‼️

-
以後會繼續分享專業知識和資訊,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按個讚加分享!

有興趣了解更多物理治療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資訊的話歡迎追蹤,或者你有特定主題想要知道更多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喔!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自費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physicaltherapy #manualtherapy #sportstherapy #肌肉 #復健 #奧運#東京奧運 #奧林匹克 #2020東京奧運#桌球#羽球#乒乓球 #鞍馬 #體操 #金牌 #2020olympics

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
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
熱度指數:1622
說讚數:1578
留言數:44

愛運動的大家都試過的延遲性肌肉酸痛

📍造成DOMS的確實原因其實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在目前較多人有共識的機制是因為運動過程中肌肉的離心收縮以及做出不熟悉、不夠協調的動作所造成骨骼肌的損傷而引起DOMS (Heiss R et al.,2019)

📚骨骼肌的損傷就會導致
👉🏻蛋白質降解 (protein degradation)
👉🏻自噬反應 (autophagy)
👉🏻局部的發炎反應 (loc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以前最多人認為的原因:運動後乳酸堆積呢?
其實早就有研究證實乳酸的含量會在運動後的兩小時後就恢復正常了,與DOMS是沒有明顯相關的。

👨‍⚕️那遇到DOMS應該要怎麼處理?
有非常多的方式包括 按摩、泡冰水、加壓、伸展、低強度運動等等
🙋🏻‍♂️你們有試過哪一種?又覺得哪一種最有效呢?

-
想知道哪一種方式最有效紓緩DOMS嗎?!
留言「🙌🏼」,下一篇就告訴你們

-
以後會繼續分享專業知識和資訊,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按個讚加分享!

有興趣了解更多物理治療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資訊的話歡迎追蹤,或者你有特定主題想要知道更多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喔!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自費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physicaltherapy #manualtherapy #sportstherapy #肌肉 #復健 #拉傷 #扭傷 #訓練 #肌力 #運動#肌力訓練 #肌肉痛 #肌肉酸痛#延遲性肌肉酸痛 #DOMS

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
lil.physio 阿小治療師
熱度指數:1522
說讚數:1469
留言數:53

戴口罩運動比較辛苦!?你們可能錯怪口罩了~

🇹🇼最近台灣可以開始戴著口罩出門運動了,我自己是在上一週就恢復上網球課,但是在打球過程中,感覺到好像戴著口罩打球會比較辛苦,會比較容易累的感覺

🤔我相信有的人也會對帶著口罩運動對身體的影響有一些疑問,所以今天就來分享這個資訊啦

📚以上面圖片裡分享的研究就很明確的告訴大家了
以客觀的數據來說,其實健康人戴著一般的外科口罩來運動,對於
👉🏻運動表現
👉🏻運動期間各項生理指標(血壓、心跳、血氧等)
都沒有造成太大的明顯的改變
(M Ahmadian et al.,2021)

⚠️所以對一般人來說戴著口罩運動其實是不需要擔心的

‼️想要偷懶不運動的人就不要再用這件事情當作藉口了!
‼️如果你身邊有用運動要戴口罩作為藉口不運動的朋友,趕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吧!

-
🙋🏻‍♂️最後來問大家一個奇怪的問題
你或者你看過有人戴N95運動嗎??
如果你有,拜託告訴我感覺怎麼樣!

-
以後會繼續分享專業知識和資訊,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按個讚加分享!

有興趣了解更多物理治療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資訊的話歡迎追蹤,或者你有特定主題想要知道更多的話歡迎留言告訴我喔!


#物理治療師#物理治療#自費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physicaltherapy #manualtherapy #sportstherapy #肌肉 #復健 #戴口罩運動 #頭痛 #頭暈 #膝蓋扭傷 #口罩 #拉傷 #扭傷 #訓練 #肌力 #運動#肌力訓練

James Au, PT, CSCS
James Au, PT, CSCS
熱度指數:1382
說讚數:1357
留言數:25

💥手麻 -1
“其實可以拉「筋」,拉神經”
-
🙋🏻‍♂️🙋🏻‍♀️不少人有手麻的經驗,照過x光後發現頸椎第幾節長骨刺,被轉介做復健拉脖子。不過一陣子後,手麻的症狀卻沒改善
-
📌在自費物理治療,經過治療師評估後,針對改善手麻的症狀,常用的處理方式為神經鬆動術
-
神經鬆動術最早期在1966年被廣泛使用,目的是在於治療因神經而引起的疼痛

現在跟大家分享的運動,是針對(往左滑)掌側大姆指,第二、三,跟第四指一半的麻痛感,跟背側第二、三、四指節,牽拉正中神經

1️⃣ 手腕往外扳90º
2️⃣ 手肘從90º開始
3️⃣ 頭在正中位置 肩膀微微上抬
4️⃣ 頭跟手同時往反方向展開
5️⃣ 以不痛為原則
-
✅建議一組做10次,2-3組。每做完一組必須重新檢視疼痛酸麻的症狀有否改善。對這運動不確定,可以在下面留言告訴我,或詢問你的治療師,確定是否可以做這個運動
-
❤️如果你喜歡這個發文 請按讚 分享到動態 標記我 或需要的朋友

這次的影片是跟 @physioasia 合作的影片,@physioasia 是一群來自亞洲各地,熱愛物療治療的治療師,如果你喜歡這篇發文,請追蹤 @physioasia

#jamesthephysio signing out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y #rehab #sportsphysio #prehab #physio #exercises#workout #strengthcoach #personaltrainier
#injuryprevention #nervepain #tingling #mediannerve #neurodynamics
#pain #fisio #fisioterapeutas
#物理治療 #運動醫學 #復健 #健康 #退化 #神經 #疼痛

更多自費物理治療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