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體 治療獨家發現在FB粉專、Mobile01、PTT的話題分享跟經驗文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立克次體 治療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17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看見世界天氣晴、PanSci 科學新聞網、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皮膚科 黃昭瑜醫師等,共有195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1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PanSci 泛科學等,同時還有13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56個,裡面有林榆芩牙醫師、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彼得爸與蘇珊媽、Turn-Key Solution 啟點文化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立克次體 治療有關!另外還有關於立克次體的相關影片還有立克次體感染的各種內容以及立克次體與病毒相似的特性為何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立克次體 治療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立克次體 治療是什麼內容吧:

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
2021年4月11日
熱度指數:3129
按讚數:3066
留言數:150

急性蕁麻疹發生時,重點是先治療,而不是去執著過敏原到底是什麼。

急性蕁麻疹其實是孩子很常發生的疾病。而大家通常第一個反應都是「他沒吃到什麼東西啊」

事實上,孩子的急性蕁麻疹
通常跟食物沒有直接關係
通常跟食物沒有直接關係
通常跟食物沒有直接關係

重要的事情講三次

孩子的急性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
其實是感染
其實是感染
其實是感染

重要的事情再講三次
(少部分患者仍是跟食物有關的,但跟食物有關的症狀,通常可以發現直接的關係。例如:吃完蝦子幾分鐘後大發作之類的)

=====================

感染引起的急性蕁麻疹,大部分就是過了就沒事。不太會反覆發作。因此只需要治療當下引起的不適感,並不用去找過敏原。

如果這輩子就一次兩次急性蕁麻疹,那就治療當下的狀況就可以了

因此,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急性蕁麻疹」發生時,就是先治療為主。
不需要去檢驗過敏原喔!

去檢驗過敏原,通常也找不到真正的引起急性蕁麻疹的原因。

少部分反覆發作的,才需要經醫師評估下,執行檢驗唷~~~

圖片來源: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Urticaria_child.jpg

如果有興趣看原文期刊請看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78519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52569/pdf/aair-9-189.pdf

========================

很多朋友在問說,「感染是什麼」?

感染指的就是外來的病原體,導致人體生病。
例如:各種感冒病毒引發的感冒、諾羅病毒引起的腸胃炎、COVID 19 引起的肺炎等各種疾病、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大腸桿菌引起的泌尿道感染等等。

感染源可以是:細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黴菌等等。總之很多元化。

重點來了:感染可以「沒症狀」喔。
就像這次的 COVID 19 一樣。不是驗出一堆無症狀感染者嗎?
就是這些患者身上檢驗出 COVID 19病毒,但是當事人一點感覺都沒有。

這在病毒感染中,「極為常見喔」。COVID 19並非特例。
例如:很有名的「嬰兒玫瑰疹」,他其實是由 HHV-6\7 所引起。
但是多數的孩子,感染時,都是「無症狀感染者」喔!
腸病毒也是,多數的腸病毒感染,都是「無症狀」的

看見世界天氣晴
2020年7月22日
熱度指數:2180
按讚數:1363
留言數:36

全球確診人數突破1500萬人😱!

#來瞭解重要大事

1.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目前已超過1500萬人確診,雖然台灣確診人數較少,但不時仍會有境外移入的確診病例出現。阿中部長也坦言,以現階段來看,國內可以開放旅行,但邊境何時開放,仍不確定,除非世界疫情趨緩,或是疫苗問世,否則的話代價太高了。

2.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表示,肺炎疫情持續擴大,儘管初期守住疫情的國家,近期也陸續淪陷,目前只能待疫苗研發出爐並開始大量施打,預期至少要明年底疫情才可望趨緩。

3.南非近期愈發嚴重的武漢肺炎疫情應成為非洲其他國家加強疾病監測的警示。全球近50萬原住民因生活條件較差,特別容易受到疫情大流行的威脅,WHO秘書長譚德塞呼籲:「我們不必等到疫苗問世,我們現在就必須挽救生命。」譚德塞指出美洲原住民中約有7萬人確診,其中逾2000人病亡,原住民經常受貧窮、失業、營養不良、傳染病及非傳染病所苦,這使他們更容易受到疫情的威脅。並敦促各國採取所有必要衛生預防措施,他特別強調追蹤接觸史的重要性。

4.美國武漢肺炎今天連續第7天單日新增確診病例破6萬,全美疫情呈現失控狀態。伊朗當局今天通報,境內新增229人死於武漢肺炎,創下單日通報新高紀錄。日本東京都政府官員表示,東京今天新增237例確診。目前東京累計確診病例已接近1萬例。香港今天新增61例,其中58例為本土案例,累計總共有2020例,另外還增加2死,分別是77歲和87歲的男性患者,累計死亡人數為14人。印度新增超過4萬起確診病例,創單日新高紀錄,印度疫情快速擴大。

5.馬來西亞由於疫情出現反彈,馬來西亞國防部長依斯邁沙比利今天宣布,從24日起將重新落實強制隔離政策,即所有海外入境馬來西亞的國民與外籍人士,都必須入住政府指定的隔離中心。

6.台灣今年首起登革熱本土案例現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桃園市一名30多歲男性,因陸續出現發燒、皮膚紅疹症狀,分別於15日、19日就醫,並於20日進行登革熱NS1快篩後呈現陽性,確診登革熱第一型,目前個案住院治療中。

7.FINN WIFI近期於官網宣布,因武漢肺炎嚴重衝擊旅遊產業,不敵疫情影響,FINE WIFI將於即日起暫停接收預約訂單,並於109年7月31日暫時關閉系統服務。公告中也指出,若有預訂尚未到期訂單,系統將予註銷並退費,待疫情趨緩後另擇期通知恢復服務。

8.台灣新增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包含1例年輕族群的新北30多歲女性,這些個案初期症狀為發燒、頭痛,症狀缺乏特異性,就診時被當一般感冒,到出現意識不清症狀時才懷疑為腦炎相關疾病。 現在是日本腦炎流行高峰,國內已經連續三週有新增日本腦炎確診病例。

9.疾病管制署今日表示,國內近4週新增60個恙蟲病確定病例,感染地以花東地區及離島為主。現在又是暑假旅遊旺季和恙蟲病流行高峰,提醒民眾出遊踏青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遭恙蟲叮咬致病;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旅遊暴露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治療。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恙螨會停留在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

10.英國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星期一公布針對三種不同肺炎病毒的疫苗試驗結果,所有疫苗都呈現正面結果,代表可成功觸發人體的免疫反應。研究人員表示所有疫苗都很安全,但還需要更多人參與這項研究,來測試疫苗是否真的安全及是否能成功預防感染。(⚠️超重要訊息)

11.韓國新增45起確診病例,約半數來自首爾。首爾一間療養院爆發群聚感染,讓社區感染病例數激增。

12.武漢肺炎病毒至今沒有疫苗,歐洲許多病患即使出院後數星期、甚至數月仍無法完全康復,除了已知的呼吸困難及體力虛弱,現在又有新的後遺症,美國媒體報導,有康復者指出認知能力受損,並且說「尤其是短期記憶,我壓根連小事情也記不住」。英國現在出現「長期武漢肺災影響」網路社群,共同探討這個殺傷力仍未明的病毒長期影響,討論確診者康復後仍然有諸多後遺症。

13.北韓維持零確診,北韓已有1117人接受武漢肺炎採檢,結果全為陰性。日本23歲人氣男星橫濱流星今天傳出確診武漢肺炎。他在接受檢查後呈現陽性反應,目前住院接受治療。

14.奈及利亞外交部長奧尼亞馬今天透露,他的病毒檢測呈陽性反應,宣布確診。

⚠️全球總確診 15,014,560
⚠️全球總死亡 616,056

全球前十大確診國⬇️

美國 3,988,473
巴西 2,129,053
印度 1,192,151
俄羅斯 783,328
南非 373,628
秘魯 357,681
墨西哥 349,396
智利 334,683
西班牙 313,274
英國 297,389

全球前十大死亡國⬇️

美國 144,386
巴西 80,493
英國 45,507
墨西哥39,485
義大利 35,073
法國 30,180
印度 28,769
西班牙 28,424
伊朗 14,634
秘魯 13,384

武漢肺炎已經在全球肆虐七個月,目前看起來到明年初都不會好,大家必須要有打長期戰的心裡準備,這次的災難是全球性的,沒有ㄧ個國家可以躲得過,許多國家在解封後疫情反而更嚴重,這代表著不能隨便解封,現階段台灣的邊境也絕對不能開。

世上只要還有ㄧ個人確診,那全球疫情就持續不會受控,整個地球的生命體是綁在ㄧ起的,全球人類也是緊連在ㄧ起的,目前看起來要用限令控制住疫情是不可能的,全球每月新增確診人數都還在增加,只能祈求人類趕快研發出疫苗,趕快結束這場世紀病毒浩劫。

#疫苗快快出來吧

#人類ㄧ定要戰勝病毒

PanSci 科學新聞網
2020年7月29日
熱度指數:410
按讚數:378
留言數:5

#科基百科 恙蟲是恙蟎科 (Trombiculidae) 蟎蟲的幼蟲,是一種吸食組織液的體外寄生蟲。

恙蟲會以蜥蜴、嚙齒類、鳥類和人類等脊椎動物為宿主,吸附到宿主身上,飽餐一頓後就拍拍屁股走人,掉到土裡完成發育。
 
若是人類被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咬到,便可能由其唾液感染恙蟲病。

恙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 9 至 12 天,感染後主要症狀包括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

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六十,但經過治療,死亡率則小於百分之五。
 
夏日進行戶外活動時,可以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塗抹具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來避免恙蟲叮咬喔!
 
正確用法:穿著長袖避免恙蟲咬
錯誤用法:擁抱自然跟蟲蟲危機正面對決
 
想知道更多關於恙蟲病的知識這裡去:https://pansci.asia/archives/flash/188812
 
————
全新計畫《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問卷募集中!填答就有機會獲得精美好禮:https://www.surveycake.com/s/oVN8m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0年7月5日
熱度指數:91
按讚數:75
留言數:1


【死亡率高達60%,今年台灣已出現134案「恙蟲病」】

夏季恙蟲活動頻繁,恙蟲病是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人後,藏恙蟲裡的「立克次體」經由恙蟎唾液,透過傷口再進入人體而感染。若沒妥善接受治療,死亡率將高達60%。

隨著夏天到來、疫情解封,近日國人露營、野外活動盛行,如果想避免自己得到恙蟲病,該如何預防?不慎得病又有哪些症狀?

#溫故知新 #恙蟲病#立克次體#露營 #戶外活動

皮膚科 黃昭瑜醫師
2021年4月4日
熱度指數:54
按讚數:53
留言數:3

清明節掃墓 |小心做好防護,避免皮膚炎

清明時節期間,大家應該忙著回鄉掃墓
但掃墓因為容易接觸到草叢環境,
加上天氣變暖、陽光曝曬 ,皮膚炎比較發作喔!

「蟲蟲危機 」
》蟲子叮咬皮膚炎 Insect bite reaction
掃墓或野外活動都有蟲子叮咬的風險,症狀會從癢疹到嚴重時會出現水泡甚至因為搔抓而導致細菌感染進而誘發蜂窩性組織炎。
因此到野外盡可能穿著長袖衣褲等保護性衣物,並且使用防蚊液比較不會被蟲蟲纏上!

》恙蟲病 Scrub typhus
恙蟲病又名叢林型斑疹傷寒,主要是經由恙蟎幼蟲傳佈立克次體,並不會直接人傳人。恙蟎幼蟲很小,肉眼幾乎看不見,多爬行於土壤上,或停留於植物表面,如雜草之尖端,再伺機落入經過之動物或人類身上並吸取其組織液,叮咬處可能會出現焦痂,更會伴隨發燒畏寒、頭痛、皮膚紅疹、淋巴腫大等症狀。需要儘早治療避免造成敗血症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喔!

「過敏與自體免疫皮膚疾病的發作」
》蕁麻疹 Urticaria
蕁麻疹在天氣炎熱、季節交替的時候容易出現。主要是組織胺分泌旺盛,造成皮膚出現搔癢的澎疹。不一定是吃造成的,環境溫度變化,接觸到過敏原、穿著太緊悶熱等都有可能會誘發蕁麻疹的發作喔!

》多形性日光疹 PMLE
春節掃墓,常常一不小心就是好幾個小時,有的時候烈日下曝曬時間一長,一不小心就會有紅疹、發癢的情形。這種就是俗稱的「對太陽過敏」。有別於蕁麻疹,紅疹會出現在陽光曝曬過的部位,如臉上、胸前、四隻前端,沒曝曬的部位反而不會出現。尤其是年輕女性、有自體免疫病史的病患與家族史是容易好發族群。因此掃墓時,儘量避免長時間待在烈日下,最好穿長袖、或擦防曬乳等,減少陽光刺激。

黃醫師溫馨提醒大家清明節掃墓之餘,也要多注意照顧自己的皮膚喔!

#皮膚科 #黃昭瑜醫師 #長庚
#多形性紅斑 #恙蟲病#蕁麻疹#蚊蟲叮咬

PanSci 泛科學
PanSci 泛科學
2020年7月29日
熱度指數:1270
說讚數:1257
留言數:13

#科基百科 恙蟲是恙蟎科 (Trombiculidae) 蟎蟲的幼蟲,是一種吸食組織液的體外寄生蟲。

恙蟲會以蜥蜴、嚙齒類、鳥類和人類等脊椎動物為宿主,吸附到宿主身上,飽餐一頓後就拍拍屁股走人,掉到土裡完成發育。
_ 
若是人類被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咬到,便可能由其唾液感染恙蟲病。

恙蟲病的潛伏期通常為 9 至 12 天,感染後主要症狀包括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

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死亡率可高達 60%,但經過治療,死亡率則小於 5%。
_ 
夏日進行戶外活動時,可以穿著淺色長袖衣褲、塗抹具有效成分的防蚊藥劑,來避免恙蟲叮咬喔!
 
正確用法:穿著長袖避免恙蟲咬
錯誤用法:擁抱自然跟蟲蟲危機正面對決
_ 
#泛科學#科學 #蟲 #蟎 #別來無恙 #病 #生病 #醫生 #叮咬 #袖套 #防蚊 #防蟲 #夏天 #登山 #山友 #登山步道 #爬山 #健走 #步道 #發燒 #頭痛 #寄生 #寄生蟲 #咬 #除蟲 #除蟲蟎 #蟲蟲危機 #登山初心者 #爬山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