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 症狀獨家發現在FB粉專、Mobile01、PTT的話題分享跟經驗文

在熱度網列表中整理了包含沙門氏菌 症狀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75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粘拔的幸福碎碎念、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范琪斐的美國時間、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等,共有332位網友參與留言討論,有10則IG的照片貼文,包含了有營養師杯蓋、PanSci 泛科學、Kara 凱拉營養師、?麗莎寶貝lisababy?、汪咪博士等,同時還有252篇留言的反饋,另外還有YT影片共3個,裡面有范琪斐、公視新聞網等創作者的影片,這些都會是網友討論與注意的沙門氏菌 症狀有關!另外還有關於沙門氏菌 症狀的相關影片還有沙門氏菌 症狀 兒童的各種內容以及嬰兒 沙門氏菌 症狀的相關資訊這些都可以在這個沙門氏菌 症狀的列表清單中。

瀏覽更多網友們參與討論與知道的沙門氏菌 症狀是什麼內容吧:

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
2020年8月10日
熱度指數:5149
按讚數:3798
留言數:163

最近柚子醫師收到很多私訊,爸爸媽媽詢問有關綠膿桿菌感染的問題,主要都在問:「最近新聞看起來很恐怖,孩子感染綠膿桿菌幾天之內就死亡,我的孩子是不是這個病?要怎麼避免這個疾病?」

今年二月底,我自己門診看了一個小孩,症狀就是發燒、流鼻水、鼻塞,唯一的特殊之處就是左大腿上有一個很奇特的傷口,周邊紅色,中間區域白色黏稠分泌物。

我隱約知道大事不妙,寫了轉診單請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小兒感染科邱政洵醫師協助處理,孩子住院之後身上的疹子從中央白色黏液狀轉變為黑色結痂,證實是綠膿桿菌感染。我們幾位醫師及早發現及早處理,這個孩子順利出院了,照說這個細菌比較喜歡侵犯免疫不全的人,當時的免疫系統檢查沒有太多問題,但是我一直密切追蹤這個孩子。

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同一個孩子又發燒了,拉肚子合併黏液糞便帶血。這次我請土城醫院小兒科陳力振主任安排作檢查,結果跟我想的一樣,是沙門氏菌感染,這個孩子又住院了幾天。

現在土城醫院的醫生全都是長庚醫院的醫生,陳力振主任跟柚子醫師一樣都是小兒風濕過敏免疫科的專科醫師,我們把這個孩子的免疫系統翻來覆去找了一遍,目前看起來還真的沒有什麼問題,半年內接續不同的特殊細菌感染,目前的判斷就真的只是巧合,但是柚子醫師還是密切跟爸爸媽媽保持聯絡,隨時觀察著孩子的變化。

答覆各位粉絲朋友的私訊
1、我的孩子是不是綠膿桿菌感染?
當各位爸爸媽媽有任何關於疾病疑慮時,請把孩子帶過來給醫生檢查一下,如果有一個疾病連醫生都可能診斷困難,你把孩子擺在家裡自己胡思亂想真的沒有用。爸爸媽媽自我檢查可以考慮作為診斷參考的就是「壞疽性膿皰」,身上出現疹子周邊紅色中央黑色結痂,大家可以參閱孩子爸爸媽媽傳給柚子醫師的這兩張照片。

2、我的孩子要如何避免這個疾病?
說真的想要避免綠膿桿菌感染真的很難,如果孩子免疫系統沒有問題,這個疾病很少造成人體的傷害,但是很少不見得代表完全沒有,得到這個疾病真的是運氣不好,一切還是要小心。

總之爸爸媽媽就是發現孩子精神不好、活動力太差,或者是身上有莫名其妙的皮膚疹,就把孩子帶去給醫生檢查絕對最放心。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2020年2月5日
熱度指數:2510
按讚數:2056
留言數:22


思考一下,為什麼要拿人命換你所謂的博愛

當看到有人感冒卻不戴口罩,或是被檢查帶原卻還密集跟別人接觸,我就想起了傷寒瑪麗的故事

這是一個致命的故事

瑪麗·梅倫,又稱傷寒瑪麗

1869年,瑪麗·梅倫出生於愛爾蘭北部的小村子庫克斯敦,她的家鄉泰倫(Tyrone)縣是愛爾蘭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15歲那年瑪麗移居美國,因為她的姑姑和叔叔都住在紐約。

起初瑪麗給別人家當傭人,但很快她就發現了自己在廚藝方面的天分,而且當廚師可比當傭人賺錢的多,於是就開始了她的廚師生涯,並且為一些精英家庭做飯。

也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轉變,很快讓紐約陷入了一場莫名的恐慌。

瑪麗曾經在紐約市裡7個家庭擔任過廚師,1900年她在紐約的馬馬羅內科任職,在她擔任廚師的兩周內,有居民感染了傷寒,

1901年,她移居曼哈頓,在那裡她任職的家庭中,有人因為發燒和腹瀉死亡,之後她就辭職離開了。

隨後,瑪麗去了一個律師家庭工作,在那個八口之家中的七個人生病之後,她再次離開了。

1906年,瑪麗在長島牡蠣灣任職,兩周內這個有著11個人的大家庭中,有10個人因為傷寒而住院了,瑪麗再次換了工作。

接下來的三份工作里,也都發生了雇主家有人感染風寒的情況,但每次一有人生病,瑪麗就辭職離開了。

這時候瑪麗還沒有意識到,雇主家的這些傷寒病症都是被自己傳染的,在之後的很多年她也都不相信這一點事實。

雖然傷寒在現在已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癒,但是在當時卻是非常致命的。

傷寒桿菌(Salmonella typhi)是造成傷寒病的病原體,是腸道沙門氏菌的一個血清型。其傳染途徑為糞-口途徑,傳染力很強。
人感染後主要症狀為高燒,可達39~40℃;其他症狀有腹痛、嚴重腹瀉、頭痛、身體出現玫瑰色斑等,常稱「傷寒熱」;腸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嚴重的併發症。

每10萬人中就有50人感染傷寒,在1906年的紐約市,傷寒襲擊了3467人,並造成了639人的死亡,病人需要忍受一個月的包括高燒、胃部不適、頭痛和皮膚紅疹等不適症狀。

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傷寒桿菌普遍是通過不乾淨的水傳播的,但是在當時科學家也開始懷疑是否存在人類攜帶傷寒病菌,通過污染食物或生活用品來傳播疾病。

瑪麗就是一個很好的求證對象。

1906年的夏天,紐約一位富裕的銀行家查爾斯·沃倫(Charles Warren)帶著家人一起去長島的牡蠣灣度假,他們雇傭了瑪麗作為廚師。

很快,沃倫的家人和女傭、園丁相繼都感染了傷寒,因為在此之前,傷寒被認為是發生在貧民窟的一種疾病,與貧民窟落後的基本衛生設施有關,所以當6個人感染了傷寒之後,沃倫感到非常焦慮。

於是他雇傭了有處理傷寒疫情經驗的專家喬治·索伯(George Soper)來查明原因,索伯起初懷疑淡水蛤是罪魁禍首,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並不是患病的所有人都食用了淡水蛤。

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之後,索伯將懷疑的目標放在了瑪麗身上。

1907年3月,當索伯找上瑪麗,說明原因並且需要她提供一些血液、尿液和糞便,瑪麗對此有非常大的反應,她拿起一把切肉叉,朝著索伯走來。

任何人在聽到這樣的懷疑都會非常憤怒,更何況是像瑪麗這樣暴躁且固執的人。

在幾次交涉無果之後,索伯帶了幾個警察一起上門找瑪麗,儘管瑪麗十分拒絕,還是被帶到了醫院,到了醫院之後瑪麗不得不配合檢查,提供了檢查所需要的東西。

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在瑪麗的身體里攜帶了大量的傷寒沙門氏菌,而她本身卻是非常健康的。

而她也成為了美國發現的第一位無症狀傷寒桿菌帶菌者。

而且如果只是因為瑪麗是傷寒桿菌攜帶者,還不足以引起這麼多人被感染,問題是瑪麗並不是一個愛乾淨的廚師,當她在準備一頓飯時,細菌就會從她沒有被洗乾淨的手中擦入食物里。

但是,由於烹飪時的高溫往往可以殺死病菌,索伯很想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瑪麗還是可以傳染給這麼多人。

後來,索伯在瑪麗最拿手的甜點中找到了答案——桃子冰淇淋。

那一年,紐約3000多人感染了這種病,而瑪麗被認為可能是爆發這種病的主要原因。

對於瑪麗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隔離,1907年瑪麗被送入紐約附近的北兄弟島上的傳染病房。

儘管瑪麗的身體里有傷寒桿菌的存在,但她仍舊拒絕接受自己是病菌攜帶者,而且也有一些人認為瑪麗遭受了不公平的囚禁。

而且瑪麗本身是非常健康的,在她1909年寫給衛生部門的請願書中曾經這樣說到:

我一生中從未患過傷寒,而且一直都很健康,為什麼我要像麻風病人一樣被放逐,被迫只能帶一隻狗,孤單的獨自生活?

但是,她希望獲得自由的請願在州最高法院被駁回,法院認為儘管法官對瑪麗的遭遇表示同情,但衛生部有充分的理由將瑪麗隔離。

最終,在北兄弟島的河濱醫院被隔離了三年之後,瑪麗以不再從事廚師的職業為代價,並且要和衛生部保持密切的聯繫,以此換取了自己的自由。

但是被釋放後不久,瑪麗就失蹤了。

有人推測,瑪麗除了廚師這份工作以外,沒有怎麼讀過書的她完全找不到其他工作,面對貧困的生活,瑪麗改了名字重操舊業。

傷寒的感染依舊在人群之中蔓延,像以前一樣,瑪麗在很多地方短暫的做過一陣子工作,在有人患傷寒之後就會離開。

1915年,紐約市斯隆婦女醫院爆發傷寒,25名包括護士在內的人都患上了傷寒,其中兩人死亡。

索伯再一次被雇傭查找這次傷寒的原因,很快他就發現了造成這次大規模感染的並不是其他什麼原因,正是醫院新雇傭的廚師瑪麗。

1915年3月,瑪麗再一次被送到北兄弟島隔離。

這一次,原本同情瑪麗的民眾都變得憤怒,認為她應該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瑪麗自己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強烈的要求被釋放,而是在這樣的隔離中越來越寧靜。

很多報紙上都會使用這樣一張瑪麗的肖像畫,穿著圍裙的瑪麗頭髮高高的輓起,在她的手中將一個個骷髏放進了正在烹飪的盤子中。

瑪麗顯然已經成為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反派。

在第二次被逮捕之後,瑪麗再也沒有被釋放過,她在河濱醫院度過了餘生。

1932年,瑪麗得了中風,致使她癱瘓並臥床不起,1938年11月11日,69歲的瑪麗因肺炎去世。

瑪麗的後半生是非常孤單的,她的葬禮在布朗克斯區的一個教堂舉行,當時只有9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哀悼者出席。

這個被視為「掃把星」的女人,永遠長眠在了聖雷蒙德公墓的墓碑之下。

索伯後來有一句話這麼描述傷寒瑪麗,也算是對她一生的總結:那個女人,本身就是一場災難。

寫在最後~面對疾病,我們需要的不是過度反應,而是做當下該做的事,珍惜自己與別人的性命,沒有任何一個生命不珍貴,如果你生病了,好好愛護自己也尊重身邊的人,記得~好好洗手&戴上口罩

2/16補充~
你家的小朋友對衛生的重要性認識多少呢
來玩個遊戲測試看看吧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37173009629537

2/12補充~
相信大家都知道,面對新型肺炎,只戴口罩並不能完全達到防護效果,好好正確洗手是比戴口罩還要更重要的事,為什麼洗手這麼重要呢?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你就會有了答案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28546593825512

2/7補充~
面對新型肺炎,大家都開始有戴口罩的警覺
但卻有很多人沒有正確的戴口罩
讓自己仍然暴露在危險之中
看看這一篇,檢查一下你有沒有正確使用口罩吧
https://www.facebook.com/cc.child/posts/3218500838163421

資料來源:
https://biography.yourdictionary.com/mary-mallon
https://www.history.com/…/10-things-you-may-not-know-about-…
https://time.com/3563182/typhoid-mary/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959940/

#傷寒瑪麗
#請正確戴口罩
#請好好洗手
#保護好我們的下一代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
2020年10月1日
熱度指數:1754
按讚數:1711
留言數:38

過去一個星期開始,小兒急診室中出現腸胃道相關病症兒童數目大增,主要症狀是嘔吐、腹瀉、腹痛、或發燒,有時候一天中一半以上的來診病童最後診斷是急性腸胃炎,雖然多數是病毒型腸胃炎 (症狀以嘔吐、腹痛為主),但較嚴重的細菌性腸胃炎 (症狀以腹瀉、腹痛、發燒為主) 也佔了相當程度的比例。

通常天氣炎熱的夏天比較容易出現細菌性腸胃炎,在台灣以沙門氏菌感染為主;天氣開始轉涼的秋天,漸漸出現病毒型腸胃炎,以諾羅病毒和輪狀病毒為主。今天是 10 月 1 日,屬於秋季,理論上病毒型腸胃炎應該占絕大多數,然而,由於全球暖化,台灣秋天氣溫仍然偏高,因此,細菌性腸胃炎依然肆虐。

今年的中秋連假特別晚,正處於季節轉換時期,亦是病毒型腸胃炎和細菌性腸胃炎同時存在並活躍的特殊時段,大量人流匯集容易造成病毒型腸胃炎流行;中秋烤肉習俗衍伸出來的食物清潔和烹調過程的衛生問題,更是細菌性腸胃炎的溫床。若四天連假沒有做好手部清潔,烹調食物的過程沒有做好生、熟食分流,可以預期連假後各大急診室可能被腸胃炎病人塞爆。

台灣是全球武漢肺炎疫情中的世外桃源,現在能在國內四處旅遊、品嚐美食已屬萬幸,這得來不易的幸福一定要珍惜。連假期間個人衛生防護仍然需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是基本防護動作,配合中秋烤肉習俗,衛生防護必須加上烤熟食物和生、熟食分流烹飪程序,做好這些衛生防護措施,才能開開心心出遊、平平安安回家。沒有做好衛生防護,旅程的最後一站可能是造訪急診室,在嘔吐物、糞便水、和大量點滴中為旅途畫下休止符!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2020年7月21日
熱度指數:1312
按讚數:1106
留言數:54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抖音涉國安」vs.「疫苗用鱟血」。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疫苗用鱟血」獲得50.2%的票數,險勝0.4個百分點;這刷新了上次的紀錄,成為我們節目開播以來比數最接近的一次!

「鱟」這個字念ㄏㄡˋ,不是鱉喔!大家可能覺得鱟這種「活化石」,看起來跟「王蟲」長得差不多,但對牠實際上能做什麼相當陌生。我們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打針或接種疫苗的經驗吧?要確認這些醫藥用品安全無虞,其實都要靠鱟血的幫忙。

鱟流出來藍色的液體就是牠們的血液,因為裡面有銅離子所以呈現藍色,但鱟血的神奇之處並不在於顏色,而是牠們的血液裡有特殊的凝血劑,可以拿來揪出細菌,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具有這種功效的生物,牠們的血液就被科學家拿來製作成「鱟試劑」(LAL),現在醫藥界正在努力研發Covid-19疫苗,也是要靠鱟血從旁協助。

在鱟試劑發明前,科學家不知道該怎麼確定,新疫苗或藥物是否安全無菌,為了確定新產品沒有被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之類的汙染,過去科學家必須抓來一大堆兔子,把疫苗注射進牠們體內,看看兔子有沒有出現症狀,但自從鱟試劑1970年代誕生之後,完全改寫了製藥界歷史!檢測的時候,只要拿一點鱟試劑滴到疫苗或藥物上,如果疫苗裡有細菌,鱟試劑就會把細菌包起來,變成像果凍囊狀的樣子,鱟試劑雖然不能殺死細菌,但等於是一種「警報器」,挽救無數人和兔子的性命,所以鱟血也堪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液體之一,甚至被稱作「藍金」。

其實鱟試劑的製作真的不容易,捕撈外加放血作業,相當費時又燒錢,想做出1加侖(3.8公升)的鱟試劑,平均要耗費6萬美元,相當180萬台幣!業者每年都會捕撈50萬隻鱟,而每一隻鱟都會被抽出大約30%的血液,大家可能很難想像30%有多少,拿我們人類來舉例好了,體重60公斤的人,全身血量大概會有4000ml,如果你跑去捐血,規定是最多一次捐500ml,換算下來也不過12.5%,結果你把人家放血30%,不出鱟命才怪!所以放血的過程中,大約會有30%的鱟撐不過去,要7天後才能回家,而撐過去的倖存鱟就會被放回海中,但其實沒有人知道牠們能不能恢復健康,好好活下去。

而製藥業者當然堅稱這些鱟都會順利恢復原先的生活,但動物學家追蹤鱟的餘生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有大約10%-25%的鱟在回家幾天後就會死亡。而且研究證明被放過血的鱟會身體虛弱、喪失方向感一段時間,母鱟可能還會有「不孕症」,出現產卵困難的現象,所以動物學家呼籲製藥業對牠們溫柔一點,好增加牠們的存活率,不然總有一天人類會無鱟可用。

拿美國來說,正常每年春天滿月的時候,會有成千上萬的鱟,爬上美國大西洋沿岸產卵,但是由於棲息地流失,再加上人類過度捕撈,導致過去幾十年來鱟的數量急遽下滑。1990年生物學家原本預估,在美國「德拉瓦灣」的產卵點,有至少124萬隻鱟,但這個數據到2002年也就是短短12年後,暴跌到33萬多隻,等於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不到。2016年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把美國鱟列為「易危」(Vulnerable),專家也預估,美國「鱟口」恐怕持續減少,預估未來40年內數量將暴跌30%。

而台灣的話,從前台灣西部的沙灘有許多鱟,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如今只有在金門可以找得到鱟的蹤跡,大概20年前,金門古寧頭西北海域的潮間帶,就已經被劃為鱟保育區,明令禁止抓鱟,用漁具或徒手都不行,當地也有取締小組不定期巡邏,同時會進行各項宣導教育、野放鱟寶寶等保育行動。總之鱟的數量真的岌岌可危,牠們明明就是存活了4億多年的活化石,比恐龍還要古老,結果遇上人類就GG了。

鱟血的使用,在這次肺炎疫情中再度成為焦點,但卻引發動保人士的抨擊。其實近年專家已經研發出一種,與鱟血原理相近的合成替代品(rFC),目前被歐美一些公司所採用,但是今年6月,負責美國製藥安全標準的公司又出來說,他們無法證明這種替代品的效果良好,因此需要繼續使用鱟血這種傳統的檢測,看來短期內,鱟被插吸管放血的畫面還會繼續上演。你們覺得為了救人類,讓動物賠上性命,這樣是合理的嗎?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2020年7月20日
熱度指數:773
按讚數:690
留言數:38

當Kiki碰上了主任......

兒科急診的小故事

一名新手媽媽(Kiki),有一個2個月大的寶寶。

前幾天,Kiki發現小寶寶老是哭鬧、拉肚子,Kiki自己上網查了相關症狀後,給孩子吃了點益生菌,但還是不見改善,就醫當天,寶寶就拉肚子7次!

不僅如此,寶寶還出現發熱症狀,燒到了38.6℃。

Kiki情急之下,立刻帶著寶寶來到了兒科急診就診。

當時我在急診上班,經過我詳細的檢查之後,在我的建議下,Kiki給寶寶辦了住院手續,住進了兒科病房。

住院前幾天,做了幾項檢查,寶寶都沒啥大問題;醫師也給寶寶吃了Hidrasec以及退熱藥水等治療,住院期間,Kiki及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

寶寶的情況有短暫的好轉,但很快的,寶寶又開始腹瀉和發燒了。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就在大家陷入疑惑時,答案來了!

簡訊通知:
“大便化驗結果出來了,是沙門氏菌。”

喔!又是沙門氏菌?!

於是Kiki來急診請問我的意見:
「主任,寶寶才2個月大還在母乳喂養,是怎麼感染上沙門氏菌的?」

我請Kiki努力地回想兩個月來照顧寶寶的每一個細節來推斷……

結果Kiki說每次擠出來的母乳,她都放在家裡冰箱的上層,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

前兩天她發現從外婆家帶來的雞蛋有破裂,蛋液流得冰箱到處都是,她還清過一次。

我聽了,喔喔喔!
這下終於真相大白了。

很可能就是因為把儲奶袋放在家用冰箱裡,剛好破裂的雞蛋蛋殼可能帶有沙門氏菌感染了母乳。

一般來說,給寶寶餵食的母乳應該單獨冷藏,不能與其他食物放在一起。特別是雞蛋,因為沙門氏菌主要就是藏在雞蛋蛋殼裡。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主要存在動物腸道中,常見於動物糞便,因下蛋與排便地點通常相近,所以易造成蛋的外殼易遭污染。

若我們買蛋回家後,未清洗乾淨,直接打蛋或蛋掉落地面裂開,均可能汙染蛋液,萬一又將蛋液長時間放在室溫中,恐加速細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

沙門氏菌感染症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寶寶在感染後約6至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瀉及甚至解血便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但嬰兒可能較嚴重,易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

那如何預防呢

1.食物要煮熟
沙門菌對熱耐受力較差,100℃立即死亡,70℃煮5分鐘、65℃煮15-20分鐘、60℃煮1小時,都可以殺滅它。

2.生熟砧板要分開
除了蛋類,家禽、肉類製品等也是沙門氏菌的主要藏身地。廚房裡的砧板如果生熟不分,也會引起沙門氏菌在生熟食物中交叉感染。

3.蛋類要洗乾淨,應避免食用生蛋或半熟蛋,以降低感染風險。
我們也要勤洗手,注意手衛生!

營養師杯蓋
營養師杯蓋
2020年11月20日
熱度指數:5277
說讚數:5220
留言數:57

【這些食物不能生吃】#杯蓋生活
分享給朋友,這些食物要小心‼️

有些食物生吃可以保留營養,但是有些食物卻會危害身體健康,今天就來分享幾種對人體會有影響的食物,大家可以盡量避免!

●不能生吃的食物有哪些

1.四季豆
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lutinin,PHA),如果生吃,容易造成腸胃炎,可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充分加熱之後可以將這個毒性物質破壞。

2.豆類
豆類包括黃豆、腰豆等等的豆類,這些豆類含有皂素,跟四季豆的植物血球凝集素是一樣的東西,容易造成腸胃炎的症狀,一樣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的症狀,所以一定要充分加熱再吃

3.十字花科類蔬菜
十字花科類蔬菜含有甲狀腺腫素,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吃太多,容易加重症狀,所以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生吃

4.鮮金針
是新鮮的金針花,不是乾燥過後的黃色金針,鮮金針含有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進食後大約半小時至四小時,經胃腸道吸收,會氧化成有毒物質「氧化二秋水仙鹼」導致中毒,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嘔吐和腹瀉的症狀,甚至會昏眩,所以一定要煮過。

5.茄子
生茄子含有茄鹼,也就是發芽馬鈴薯中的龍葵鹼,生吃可能會有口腔灼熱或是喉嚨發癢症狀,嚴重甚至噁心嘔吐,所以一定要煮熟再吃,然後發芽的馬鈴薯也不要吃。

6.苦杏仁
含有一個化合物叫做苦杏仁苷(Amygdalin),如果生吃,咬碎後會產生有毒物質氰化氫,如果氰化氫中毒,症狀可能在幾分鐘內就出現,包括噁心、嘔吐、頭痛、湍驗、呼吸困難,嚴重甚至可能會死亡所以要特別注意。

7.皇帝豆
含有一個化合物叫做亞麻苦苷,與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一樣,如果生吃,咬碎後一樣會產生有毒物質氰化氫,症狀就跟前面介紹的一樣,所以要特別注意。

8.麵粉
雖然麵粉不太有人會生吃,但是還是列出來分享,根據美國食藥局調查報告,生麵團、麵糊或蛋糕,未經過加溫處理可能隱藏大腸桿菌。
英國廣播公司也報導過一篇文章,說明2016年美國各地許多人被大腸桿菌所感染,原因就在於麵粉中的大腸桿菌;加拿大也曾經因麵粉,造成25例大腸桿菌中毒事件。
所以麵粉製品還是要特別注意,避免食物中毒了。

9.雞蛋
滿多人會選擇半熟蛋來吃,或是生雞蛋攪飯,但杯蓋其實很少這樣吃,因為雞蛋很有可能受到沙門氏菌的汙染,像是在2018年4月,嘉義縣民雄鄉,有一間知名豆漿店,就爆發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就在於,豆漿店法式吐使用的生蛋,遭到沙門氏菌汙染,所以造成了40多人上吐下瀉,甚至一名男子死亡,所以這邊還是建議,蛋吃全熟會比較好喔。

那以上是杯蓋整理的資料,希望能夠幫上忙。

👉🏻右滑👉🏻有加碼好文可以看唷‼️

👉🏻如果喜歡杯蓋的圖文,歡迎請杯蓋喝杯咖啡,小額贊助杯蓋,成為杯蓋創作的動力,右滑可以看看贊助方法唷!!!

▶️標記、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追蹤 @Nutruelife
▶️營養初、營養吃、營養師,讓健康飲食的生活從這開始吧!
_
#營養初 #營養#營養師#健康#飲食#健康飲食#均衡飲食 #熱量控制 #熱量#卡路里 #nutrition #中毒 #食物中毒 #食安

營養師杯蓋
營養師杯蓋
2021年2月24日
熱度指數:4789
說讚數:4729
留言數:60

【這些食物不能生吃】#營養師杯蓋
告訴朋友,這些食物要小心⚠️

有些食物生吃可以保留營養,但是有些食物卻會危害身體健康,今天就來分享幾種對人體會有影響的食物,大家可以盡量避免‼️

●不能生吃的食物有哪些

1.四季豆
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emaglutinin,PHA),如果生吃,容易造成腸胃炎,可產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症狀,充分加熱之後可以將這個毒性物質破壞。

2.豆類
豆類包括黃豆、腰豆等等的豆類,這些豆類含有皂素,跟四季豆的植物血球凝集素是一樣的東西,容易造成腸胃炎的症狀,一樣會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的症狀,所以一定要充分加熱再吃

3.十字花科類蔬菜
十字花科類蔬菜含有甲狀腺腫素,若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人吃太多,容易加重症狀,所以要特別注意,盡量避免生吃

4.鮮金針
是新鮮的金針花,不是乾燥過後的黃色金針,鮮金針含有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本身無毒,但進食後大約半小時至四小時,經胃腸道吸收,會氧化成有毒物質「氧化二秋水仙鹼」導致中毒,可能導致腸胃不適、嘔吐和腹瀉的症狀,甚至會昏眩,所以一定要煮過。

5.茄子
生茄子含有茄鹼,也就是發芽馬鈴薯中的龍葵鹼,生吃可能會有口腔灼熱或是喉嚨發癢症狀,嚴重甚至噁心嘔吐,所以一定要煮熟再吃,然後發芽的馬鈴薯也不要吃。

6.苦杏仁
含有一個化合物叫做苦杏仁苷(Amygdalin),如果生吃,咬碎後會產生有毒物質氰化氫,如果氰化氫中毒,症狀可能在幾分鐘內就出現,包括噁心、嘔吐、頭痛、湍驗、呼吸困難,嚴重甚至可能會死亡所以要特別注意。

7.皇帝豆
含有一個化合物叫做亞麻苦苷,與苦杏仁中的苦杏仁苷一樣,如果生吃,咬碎後一樣會產生有毒物質氰化氫,症狀就跟前面介紹的一樣,所以要特別注意。

8.麵粉
雖然麵粉不太有人會生吃,但是還是列出來分享,根據美國食藥局調查報告,生麵團、麵糊或蛋糕,未經過加溫處理可能隱藏大腸桿菌。
英國廣播公司也報導過一篇文章,說明2016年美國各地許多人被大腸桿菌所感染,原因就在於麵粉中的大腸桿菌;加拿大也曾經因麵粉,造成25例大腸桿菌中毒事件。
所以麵粉製品還是要特別注意,避免食物中毒了。

9.雞蛋
滿多人會選擇半熟蛋來吃,或是生雞蛋攪飯,但杯蓋其實很少這樣吃,因為雞蛋很有可能受到沙門氏菌的汙染,像是在2018年4月,嘉義縣民雄鄉,有一間知名豆漿店,就爆發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就在於,豆漿店法式吐使用的生蛋,遭到沙門氏菌汙染,所以造成了40多人上吐下瀉,甚至一名男子死亡,所以這邊還是建議,蛋吃全熟會比較好喔。

那以上是杯蓋整理的資料,希望能夠幫上忙。

👉🏻右滑👉🏻有加碼好文可以看唷‼️

👉🏻如果喜歡杯蓋的圖文,歡迎請杯蓋喝杯咖啡,小額贊助杯蓋,成為杯蓋創作的動力,右滑可以看看贊助方法唷!!!

▶️標記、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追蹤 @Nutruelife
▶️營養初、營養吃、營養師,讓健康飲食的生活從這開始吧!
_
#營養初 #營養#營養師#健康#飲食#健康飲食#均衡飲食 #熱量控制 #熱量#卡路里 #nutrition #中毒 #食物中毒 #食安

PanSci 泛科學
PanSci 泛科學
2020年6月17日
熱度指數:1745
說讚數:1692
留言數:53

【#科學腦洞時間】 如果吃大便會怎樣?

摔跤的時候,我們會說「跌個狗吃屎」;嗆聲的時候,有人用吃屎當賭注。吃屎之於我們好像很重要,那麼要是吃屎到底會怎樣?
_ 
大家可能曾見過家裡的兔子吃大便,其實,食糞行為在動物界是一種普遍現象,齧齒類、非人類靈長類也都有類似行為。

以兔子為例,其實吃大便是兔子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兔子將食物吃下肚後,經過第一次消化排出的「盲腸便」富含營養,而後牠們會再吃下去,再消化一次。

不過,大部分兔子都在盲腸便排出時,就直接把它吃回去,所以就連主人都不見得能看到。
_ 
那麼如果是人類吃大便呢?讓我們先來想像一個情境,炎熱的夏天跟朋友到海邊玩,跳進海水中感受自己與海洋生物共存在海中,仔細思索卻發現海洋不只是牠們的家,還是牠們的廁!所!

海洋裡體積最大的動物「鯨魚」正是產出排泄物量的第一名,鯨魚排泄物提供海洋生物氮、磷、鐵等重要營養元素,浮游植物、海藻等皆可說是吃屎長大的呢(誤)

隨著人口增加、濫捕濫殺,海洋中的鯨魚糞便變少,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人畜排泄物,人畜排泄物會污染海水、產生許多海洋病原體。

目前已知的病原體包括:沙門氏菌屬、霍亂弧菌、志賀氏菌屬等。

如果人類吃下受污染的魚類、貝類,則可能引發腹瀉、腸胃炎、肝炎等症狀。
_ 
這麼看來,健康的大便,讓你有營養,不健康的大便,帶你住病房!
_ 
感謝泛糰 @_jinx3 的提問,讓我們完成這篇腦洞
_ 
參考資料來源:泛科學文章《在海裡游泳別嗆到水——你會吃到鯨魚大便!》、台北市立動物園、livescience《Why Do Some Animals Eat Their Own Poop》
_ 
#泛科學 #腦洞 #大便 #便便 #廁所 #糞 #疾病 #消化 #海洋#鯨魚 #鯨 #排泄 #肛門 #poopoo #食物 #健康第一 #兔子 #兔 #兔兔 #winkwink #吃 #健康飲食 #poop #海 #健康 #可愛 #rabbit #bunny #cute

Kara 凱拉營養師
Kara 凱拉營養師
2019年12月20日
熱度指數:964
說讚數:940
留言數:24

又到了營養小教室時間!
#一樣左滑有重點

應國外粉絲要求,我這次圖片改成雙語的,這樣可以分享給更多不同國籍的朋友😆

言歸正傳,今天這篇文章獻給我最近腸胃炎的好友(默哀三秒)。腸胃炎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無可避免會中鏢幾次的一種疾病,先來聊聊腸胃炎的成因。
首先腸胃炎可以分成細菌性和病毒性兩種

#細菌性腸胃炎
常見病原菌有
☠️腸炎弧菌:嗜鹽菌,存在海水中,因此常汙染海鮮
☠️沙門氏菌:存在動物腸道中,容易汙染肉類跟雞蛋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量存在於化膿傷口上,因此料理的人如果手部有受傷就有汙染風險
☠️仙人掌桿菌:常見在米飯類等澱粉、肉汁、沙拉等
☠️病原性大腸桿菌:通常是受糞便污染的食品或水源(上完廁所要洗手啊!!!) 歷年來(以民國70年-107年)以腸炎弧菌案例累積最多,誰叫我們台灣就是個愛吃海產(生魚片)🍣的國家~ 不過107年度已經大幅減少,反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跟仙人掌桿菌居多。 ⚠️意思是告訴你,除了食品業者自主衛生管理要留意外,你們記得便當隔餐就不要吃了! 滿滿的仙人掌桿菌阿!!!
P.S仙人掌桿菌又分為嘔吐型跟腹瀉型,保證可以讓你吐/拉到不要不要的

#病毒性腸胃炎
你去看醫生,醫生說你「腸胃型感冒」其實就是指你是被病毒感染造成的腸胃炎,因不適的症狀除腹痛、嘔吐、腹瀉外,也可能會發燒、疲倦、肌肉痠痛,所以會解釋成感冒。

常見的病毒有:
1.輪狀病毒
2.諾羅病毒
3.星狀病毒
4.腺病毒

我很倒楣的得了腸胃炎要怎麼吃?🥺
過去觀點認為要採取BRAT的吃法,也就是吃B(Banana)香蕉、R(Rice)白飯、A(Apple)蘋果、T(Toast)吐司,但這些食物雖然好消化,能提供的營養卻很有限,因此現在都改成以下的建議:
1.少量進食
2.避免高纖維的食物
3.避免高油或油炸的食物
4.避免辛辣的食物
5.避免高糖食物/飲料
6.避免刺激性的飲料(酒、咖啡、茶)
7.牛奶也先不要

把握以上的原則,其他東西都可以吃啦,不需要每餐都吃吐司,除非你剛好跟我一樣月底吃土😜 ‼️另外要提醒,很多人以為拉肚子脫水就要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是不對的觀念喔!市售的運動飲料糖分過高,喝下去會使腸道的滲透壓變高,反而會加重症狀,至於稀釋的話…電解質就太少,真要喝就去藥局買專門的電解水來補充。

以上就是今天的腸胃炎小知識,快tag你身邊正在受苦的朋友吧!

Photo by @davidhuangbridal
#感謝認真看完的你
#實用文章歡迎分享
#凱拉飲食小教室
#跟著凱拉動吃動
#營養師碎碎念
#nutrition
#dietitian
#gastroenteritis

?麗莎寶貝lisababy?
?麗莎寶貝lisababy?
2021年8月18日
熱度指數:380
說讚數:325
留言數:55

#團購
#NICONICO #UV刀具砧板消毒機 #NI-CB938 | #消毒烘乾收納一機完成

https://gbf.tw/cjebx (首頁link🔗直接點連結)

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微生物學教授傑爾巴(CHUCK GERBA)研究發現,馬桶座每平方英寸有50個細菌,但恐怖的是,廚房砧板上的糞便性細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量,平均是馬桶座的200倍!😱

千萬別輕忽砧板的清潔問題,若是沒有將生、熟食使用的砧板分開,很容易造成肉毒桿菌、腸炎弧菌、沙門氏菌感染,產生上吐下瀉的情形,更有可能因肉毒桿菌產生神經性呼吸麻痺的症狀。

千防萬防,材質也很重要,原本的材質就已經混有雜質,對安全也會有威脅。

與其天天擔驚受怕,不如來個一勞永逸

【NICONICO】UV刀具砧板消毒機,消毒、烘乾、收納👌一機完成
操作簡單,連小朋友都可以動手一起愛健康

機身非常輕巧,衛生又不佔空間,不想擺放還可以壁掛在牆壁上

近五折限時團購 健康一起來守護吧

❤團購時間 8/18~8/28
連結👉https://gbf.tw/cjebx